甲午海战电影 甲午大海战电影完整
(资料图片)
甲午海战电影(甲午大海战电影完整)原创怀史忆今2021-05-03 17:33:00
1894年朝鲜东学党人起义,日本趁机派兵侵入朝鲜,之后日清矛盾激发甲午战争爆发,1958年日本专门以此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天皇、皇后和日清战争》。
电影无处不在透露着日本对清廷的蔑视,一名日军士兵宛如“超级战士”一般,一个人就攻破了清军重兵把守的城门!
历经洋务运动的清军战力真的就如此的低下吗?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场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甲午之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甲午之战不仅仅只局限于历史课本上所介绍的甲午海战,整场甲午战争日本与清廷在陆地上也有激战。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国内大力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上通过谈判逐渐废除了以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日本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甲午战争
虽然国内仍然爆发的以西乡隆盛为首的武士阶层起义,但是很快就被日本政府派兵镇压,随着国内的反对势力被消灭,国际上又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因此日本很快就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但伴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危机又在不断的显现,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日本是一个岛国,不仅本身资源极为匮乏,而且国内市场有限,日本急需打开外部市场倾销商品。
因此对外发动战争逐渐成为日本朝野上下乃至民间的共识!
所以日本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朝鲜半岛以及台湾;第二步占领中国东北地区以及外蒙古;第三步灭亡中国!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王朝抵挡不住起义军的攻势,被迫向宗主国清王朝求援,而日本则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借机吞并朝鲜半岛的良机,因此以保护日本侨民为理由派军入驻朝鲜半岛。
曾有几百名朝鲜普通平民手持武器夜闯日本大使馆以及日本侨民集聚区,造成大量伤亡。
日本决定“赌上自己的国运”也要与清廷一战,在日本的蓄意挑衅下,日清矛盾很快激化。
清廷官员
但是清政府并不想与日本开战,因此面对日军种种刻意激化矛盾的行为视而不见。
日本政府还假意接受清廷的协议,表面上赞同双方撤军,但是背地里却大肆增兵,而此时清政府却开始往国内撤军,一味地忍让。
毛主席曾说过,“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清廷的退让换来的只有日本人的蔑视。
1894年7月23日凌晨,在一片夜色的掩护下,日本陆军偷袭朝鲜汉城,之后控制朝鲜“亲华党”国王李熙,解散朝鲜政府,扶持李熙生父李昰为“摄政王”实际上由日军把控朝鲜。
李昰在日军的暗示下,宣布断绝与清王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还驻扎在朝鲜半岛上的清军,日本政府由此获得了与清廷开战的借口!
7月25日日本海军偷袭清廷的运兵船,不宣而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其实整场甲午战争真正作战的时间并不长,分为陆战以及后期的海上决战。
甲午海战
在日本海军偷袭清廷运兵船后,陆军也偷袭驻扎的清军营地,并向北部平壤进发,8月平壤战役爆发,此战就是日本政府制作电影《天皇、皇后和日清战争》的背景。
当时整个日本社会风气都极端“右翼”民间对与清王朝开战的呼声一直不断,而当日本政府真的宣战后,以天皇的名义下达征兵令,日本民间“欢声一片”。
电影的男主角也在这个时候接到了来自天皇的“谕令”,要求他拿起武器为“帝国的生存而战”,于是这位“超级战士”拿着枪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在平壤战役中,因为清军据城而守,日军久攻不下,男主见此情景,心中焦虑万分,因此独自一人跑出战壕,向平壤城攻去。
进攻途中,清军不断的向他射击,但是子弹却一一被他躲过去,顺利地来到城下。
他徒手爬上了城墙,在城头与守卫的清军士卒搏斗,只见他宛如“超级战士”一般一路疯狂突进,防守的清军节节溃败。
他从城头一直进攻到城门口,硬是将关闭的城门打开,迎接在外进攻的日军进城,随后又带领日军一路追击逃亡的清军,平壤战役以日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整部电影充满了对清廷的蔑视,但实际上在平壤战役的前期,进攻的日军其实一度遭受清军的压制与反攻,但是因为清军的指挥贪生怕死,迟迟不敢下令决战,导致清军错失战机,以至于中了日军埋伏致使惨败。
甲午海战
清军的战斗力虽然较低但是在经历过洋务运动后,清军的武备其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当时清王朝依旧是被西方列强认可的“东方大国”,而清廷的海军更是被誉为“远东第一,世界第八”。
殊不知这场甲午战争从爆发到结束,全部都是日军先以偷袭的方式展开的,因为当时日本政府也不敢轻易正面开战,海战爆发于9月17日即平壤陷落后的第二天,日本海军率先进攻北洋水师。
在这场海战中,只能说日军的“运气”比较好,第一炮就命中北洋水师的旗舰,重伤水师提督丁汝昌,之后北洋水师群龙无首,各自为战,但即使是这样这场黄海海战的战损依旧是日军高于清军。
其实此时的制海权仍然把握在北洋水师的手中,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李鸿章下令弃战保船,全军撤入威海卫,致使日本海军彻底掌握制海权,得以和陆军展开联合作战。
日本陆军在占领朝鲜全境后,紧追不舍一直把清军打出鸭绿江,打回了它关外的“老家”。
同时海军也开始向岸上的炮台发起进攻,在强大的炮火攻击下,清军的岸上炮台被一一摧毁,而躲避的北洋舰队一直都在执行李鸿章的命令,致使被日本海军全歼在港口内。
自此甲午战争作战阶段告一段落,日军攻入旅顺,制造了它在中华大地上的第一笔血案--旅顺大屠杀!
当时整个旅顺只剩下几百名被放回报信的孩子,其余人全部遭到屠杀,旅顺成为一座空城!
旅顺屠杀
可笑的是在日本所拍摄的电影中,却出现日本天皇善待清军战俘,皇后慰问战俘并且还给他们发放“还家费”的一幕。
面对战场上的惨败,清廷提出和谈,日本政府表示接受但要求只能是李鸿章作为谈判代表而且还必须来日本谈,于是清廷强令已经七十多岁的李鸿章前往日本和谈。
和谈会议上日本代表伊藤博文极为嚣张,提出一系列条件,对此李鸿章全部拒绝,谈判陷入僵局,而在李鸿章返回使馆休息时遭遇日本“爱国”青年的枪击,脸部受伤。
伊藤博文见此担心李鸿章借口离开日本,那么日本的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
因此他强迫带伤的李鸿章参加会议,并做出稍许的退让,在得到慈禧的务必尽快结束战争的要求后,李鸿章签署了这份极具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份条约的签订让西方列强彻底认清清政府外强中干的虚弱之态,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生存面临着重大的威胁!